而且我的观点跟他的观点虽然有所不通过,但是这样一来,不是正好有很多可供讨论的地方吗?
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主导一次大规模的讨论,对轻工业行业内现在面临的职工超饱和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
杨主编好笑的道:“我看那个轻汽公司的一分厂,三年之内招收了七千工人,你如果说他是在甩包袱?人家能乐意吗?”
岳萌萌道:“可他们就是在甩包袱啊!只要年轻人,企业内部人员调整还要考试”
杨主编打断道:“你还是先跟那位副厂长沟通一下再说吧!”
“.”
岳萌萌感受到了杨主编的不耐烦,知道今天是没办法再争辩了。
他有些委屈,因为绝大部分轻工业单位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一向是接纳社会劳动力的大户,
哪个区县的劳动机构,不是把纺织厂、被服厂、搪瓷厂等等企业当做冤大头,每年都死命的往里安排人?
有订单的时候还好,没订单的时候怎么办?能让他们走人吗?
岳萌萌感觉自己推动“打破铁饭碗”的举动,肯定会引起很多人的支持。
但杨主编就是不支持,你能怎么样呢?
岳萌萌无奈的站起来出去了,虽然主编上面还有总编,但岳萌萌可不会犯傻去犯忌讳。
而岳萌萌走了之后,杨主编却讥讽的笑了。
人家一分厂那边从投稿、定稿、印刷、发表,比自己这边快了何止一倍,这说明人家在媒体宣传方面很有实力。
岳萌萌提出的思路确实很有讨论价值,也肯定有人愿意支持,但是讨论之后支持之后呢?
减包袱、减负担,不都是减人吗?减下来的工人你怎么安排?
提出问题不是本事,能解决问题才是正途,整天指摘国家这里做的不好,那里需要改变,可自己又没有能力应对后果,耍嘴炮有什么意义?
人家一分厂三年接纳了七八千人,是真的在解决问题和承担社会责任,你岳萌萌凭什么指责人家?
“杨主编,今天的报纸来了。”
“哦,放下吧!”
“.”
杨主编泡了杯茶,拿起最权威的一份报纸仔细阅读,寻找着字里行间的隐藏信息。
但他刚刚看了两篇报道,就眼神一凝,忍不住的把嘴里的茶水喷了出来。
“噗~~,咳咳咳咳~”
杨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