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的军事力量是先帝建立的西园五十四都,但后面随着董卓入朝,将这些力量重新整合为飞熊军,统一归在自己帐下指挥。
后面,董卓又通过不断将老西园军派到前线的方式,陆续掌控了这股飞熊军力量。
但现在,小皇帝却从飞熊军中挑选了一批精锐武士建成羽林军,作为自己北宫的核心力量。
从大风大浪里过来的小皇帝比谁都明白枪杆子的重要性。
搞定了枪杆子,刘协紧接着就开始了一系列中枢的人事变更。
自董卓废三公,独霸朝政后,朝廷中有分量的官职基本就是九卿和尚书令。
其中尚书令一职又尤为重要,因为按照汉家诏律,一切诏书皆需要由尚书令发出,才为正诏,不然就是为矫诏。
而现在的尚书令是谁呢?正是董系的核心,李儒。
现在刘协要想打通内外朝的联系,那就必须拿下李儒。而李儒又作为董系的核心,直接拿下李儒就相当于对董系决裂开战。
所以问题就僵在这了,但作为小皇帝智囊的赵温却给他提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再增补两个尚书令,将此前一个尚书令变成三个。
而且还特别规定,一份诏书只需要有两个尚书令签字画押,就可以被批准。
如此,小皇帝直接可以绕过李儒,对朝廷的官员任免做出决策。
这被增补的两名尚书令,分别就是董承和伏完,皆是外戚。
小皇帝还有自己的理由。
他说如今外辱在侧,急需在中朝补充晓略军事的人才,作为参赞军事,而董承就是这样的军事人才,有他补充入尚书台,对后面的关中防御战会有裨益。
而提拔伏完的理由更是没毛病了,因为伏完本身就是一个“好”干部。
作为伏氏精学的出色子弟,伏完是典型的经学型官员,提倡圣人之道,以纯孝爱民翁名,本身就在朝野有很大的影响力。
将他补入尚书台,本身就是众望所归的事情。
所以二人的任命无可指责,至于两人都是皇帝的外戚身份,那只能说是个不起眼的误会。
当然,伏完本身也不是个不通权变的人。
当年在杨彪等人发动前殿政变失败,其人和一众正臣都被关押在诏狱。
而时为廷尉的伏完直接上书,说为了防止杨彪等人在审讯过程中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就建议不要审讯了,全部处死。
当时负责朝廷的已经是董卓了,他当然满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