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汉室整体也是蒸蒸日上,那按照刘备的经验就是能不动就别动,延续就是了。
总之刘备多少有些保守主义,对于一直以来对国家利好的政策,哪怕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个政策在接下来会出现问题,刘备也会持以先行运转的态度,至于这种自身潜意识的怀疑政策有问题,拉倒吧,只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蒸蒸日上,反常识就反常识吧,有效就行。
从某种程度上讲,刘备是标准的实用主义,他确实觉得官民比增大不好,而且有足够的理由支撑这个观念,但陈曦在提高了官民比之后,还进一步提升了百姓的生活水平,那刘备就绝对不会抨击这个玩意儿不好。
刘备只会认为自己果然一无所知!
“主要是发个一百石的职级,真的会让某些人掏心掏肺的玩命干。”陈曦抬头望着房梁,带着几分复杂之色说道,“他们真的认这个,哪怕技术官僚其实没多少机会摆谱,一年不搞技术和生产的时候,也就那么几天,但有这么一层皮,真的非常有效。”
废话,当然玩命干了,这可是官好吧,哪怕一百石那也是最低级的官,县丞一般也就两百石,一百石虽说低,但亭长有时候都没有这个级别,毕竟亭长类比现在就是派出所所长,兼任邮政口,很少有过百石的。
如果一个县本身人口不多,那么搞不好整个县,会只有县长、县尉、县丞三人过百石,准确的说应该是县长三百到五百石,县尉和县丞二百到四百石,一般也都是这么一个配置。
而汉代大多数的县人口并不能达到万户,所以县长多是五百石以下,倒霉点直接是三百石,在这种情况下,县尉和县丞只有两百石,这么一来,县级以下的亭长、啬夫、游缴等正式属于县级的吏员,都不会超过百石,换句话说,一个百石的职位,已经足够在普通县混前五的位置了。
所以大多数时候,一个百石的官职,就足够那些技术口的高级人才绞尽脑汁研究技术,毕竟这年头走技术路线的大多数都没指望自己摇身一变成为官僚,有机会在县乡爽一爽,混个人模狗样,对很多人来说也够了。
这也是近些年,汉室官僚数量从7567人增加到了接近两万人的原因,郡县的行政官僚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以前多少,现在还是多少,可能吏员有所增多,但整体上各郡县的行政职位并没有明显的变化,真正增加的都是给技术人员整的职位。
用陈曦的话说就是,这么点的俸禄支出,换这群人绞尽脑汁搞研究,可太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