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赶马车带大家回来。
“行吧晴儿,那我和你一块儿过去。”
不管别家如何,骆家的堂屋里却是灯火通明。
不仅堂屋里如此,院子里也是这样,挂着灯笼,院子里也很明亮。
骆宝宝牵着一匹马,马背上坐着团团。
先前团团在马车上睡着了,到了家门口要下马车的时候才醒,醒来一看,好嘛,姐姐回来了,还带着圆圆骑了大马。
团团这下不干了!
死活要过一把骑马的瘾,芍药和平安,还有王翠莲他们都哄他,说明日白天让姐姐带他去门口官道上骑马行不?
答案肯定是不行的!
最终骆宝宝牵了马儿过来,把团团抱到马背上,牵着他在前院兜圈子。
团团很紧张,坐在马背上,小小的身体紧绷着,小腿儿听着姐姐骆宝宝的叮嘱,小心翼翼的,紧紧的夹着马腹,双手也揪着马儿的鬃毛,小手掌心里都是汗,小脸儿甭得一脸严肃,嘴儿紧抿着,全神贯注的坐在马背上,感受着身下马儿那有节奏感的踏步,紧张中夹杂着亢奋。
不仅骆宝宝牵着马儿带着团团在院子里遛弯儿,旁边,芍药牵着圆圆在观看,圆圆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好几次跃跃欲试。
不仅如此,圆圆还充当了‘老师’的角色,被芍药抱在怀里,抬起头张望团团骑马,圆圆还不时奶声奶气的给他提醒这儿,叮嘱那儿的。
这也让旁边候着的平安和兴旺忍俊不禁。
甚至,就连骆铁匠也从后院出来,手里捧着一只暖手的小铜驴子,站在堂屋门口的灯笼底下,笑呵呵看着眼前这热闹的一幕。
杨若晴带着孙氏进来,打从骑马的团团附近经过,孙氏又惊又喜,夸赞说:“我团宝真能耐,坐得问问咚咚的。”
团团现在一门心思都在稳住自己身形,寻找身体和马儿迈步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上。
这是小家伙的一种本能,所以他全神贯注,面对孙氏的夸赞,他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没有回应。
孙氏怔了怔,有点纳闷,小声嘀咕:“这孩子咋啦?怕不是那么高的马背吓到了不敢吱声?”
她下意识就要提醒骆宝宝把团团抱下来,在出声前,被杨若晴拦住。
“娘,你就瞎操心,团团正在沉浸式骑马呢,你别惊扰了他。”
“啊?不是被吓到啊?没被吓到就好……”
“走吧,咱去堂屋,让他们姐弟玩,有宝宝这个大姐姐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