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严重的问题,原因不在我啊,而是从去年开始,上面实行了新的《汉语拼音方案》”三大爷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一副罪不在我的样子。
听到《汉语拼音方案》,李爱国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因为近代的历史,一些学者将落后的原因归结到汉字上。
我们之所以落后、腐败是因为旧的传统文化在作祟。
而旧传统文化之所以这样顽固是因为汉字。
因此要想进步,就必须扫除旧文化。
而要扫除旧文化,就必须先废掉汉字。
他们提法很多办法,虽然想法各有不同,但最后统一定为用字母文字来取代汉字。
他们认为用书写简单又易记的字母来代替汉字能大大降低识字门坎,使国民普及教育更容易推广,从而大幅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由此还能与世界接轨。
当时文化界甚至出现了“汉字不灭,我们必亡”的口号。
但是。
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比如章大师。
他痛斥废除汉语言文字,取用“万国新语”(即世界语)是“好尚奇觚,震慑于白人侈大之言”。
并认为“大地富韫博厚矣,殊色异居,非白人所独有,明其语不足以方行世界,独在欧洲有交通之便而已。”
翻译过来就是:你们崇尚奇异和古怪的事物,被白人的夸大之词所震慑。
大地广袤无垠、物产丰富,各个地方都有独特的风土人情,并非只有白人所占据的地方才特别。
由此可见,(白人使用的)那种语言并不足以通行于全世界,(它能有如今的地位)仅仅是因为在欧洲地区有着便利的交通交流条件罢了。
不愧是国学大师,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本质:一种语言、文化的地位由其经济军事地位决定。
经济军事越强势,语言、文化传播越广。
而不是因为更换了语言、文化,经济军事地位就能上升了。
废除汉字,抛弃自己的文化,只能是丢弃了祖宗的传承,去抱别人的臭脚。
不过繁体字因为笔画稠密,确实不适合扫盲和推广,这是客观事实。
关于汉字的争论,一直持续到了解放后,并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头。
当时,如何进行汉字改革,究竟采用“拼音方案”、“拉丁字母方案”还是老毛子同志建议的“斯拉夫方案”,一时成为了各方面争论的焦点。
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