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到那么多师傅了。
一部分东阳来的木雕师傅们返回了东阳,被安排到了当地的家具厂工作。
陈真元和十几个木雕师傅因为表现优秀,得到了上级的表扬,获得了留京资格。
正好驱鸟口哨的生产工作,被前门机务段木制品经营部接手了,陈师傅和那些木雕师傅们便被调过来了。
门机务段木制品经营虽是机务段下属的小集体,但是福利待遇跟一般的工厂差不多。
现在陈真元每个月能拿到五十多块钱工资,还分配到了两间“经适房”,小日子过得美滋滋的。
“说起来,还是多亏了你啊。”陈真元是个感情内敛的人,提起这些事情却忍不住激动了起来。
要知道,有了在除四嗐中制造“驱鸟口哨”的经历,他以前给达官贵人雕刻家具的“黑历史”就算是洗白了。
“害,跟我关系不大,那是您的手艺好。”
提到手艺,李爱国趁机把滑梯的图纸递了过去:“陈师傅,您看看,把这滑梯造出来需要多长时间?”
陈真元作为木雕技艺的传承者,造滑梯这种小玩意是手拿把掐了,仅仅看了两眼,便给出了准确的时间。
“如果木料充做的话,我们木工一组有两天时间就能把滑梯做出来。”
“那就有劳了。”
因为制造滑梯有前门机务段的工单,木制品经营部走正规手续,马上能安排生产。
物料部门开始准备木材,陈真元也打算带着图纸回去跟木匠师傅们商量工作。
李爱国本来打算回工作室准备火车提速的资料,但是犹豫了片刻,又留了下来。
“陈师傅,您要是不介意的话,能不能带我去参观一下你们的车间?”
他一直想用木材造点小玩具,如果这里合适的话,也能免除不少麻烦。
“介意啥啊,走走。”
木工一组的十几个木雕师傅都是东阳来的。
他们也清楚当初被调到京城是因为李爱国的驱鸟口哨,得知李爱国的身份后,显得极为热情。
跟木雕师傅们打着招呼,李爱国趁机观察了车间。
所谓的车间就是个大仓库,中间摆放了几间工作台,七八个工人师傅正在雕刻驱鸟口哨,旁边有各种各样的木料。
其中几根浅黄色的木料引起了李爱国的注意。
这木料纹理直且细,结构均匀,比一般的木料光滑细腻很多。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