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痛快了,朱棣松了口气,大手一挥,直接调拨了三百万石物资去北平。
朱高炽在信中说,大明的工业建设摊子太大,不应该由中华重工独立承担。
之前朱棣顾忌朱元璋的态度,没有轻易的做出决定,如今趁着朱元璋高兴,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上海县也划出了一块区域,由中华重工承建。
以朱元璋名义发出去的圣旨,立马遭到了朝廷的反对。
朝廷的官员只是不想生事,不代表他们傻,更不是不知道海贸的利益。
上海是什么地方?
长江的入海口,黄海与东海的交汇处。
黄海与东海的水文不同,导致两边海船的船只不一样,运输模式也不一样。
而只有上海这个地区。
可谓是占尽了地利,任何地方都不如上海的优势。
黄海的海船,东海的海船,与长江内陆的船只,终点都是在上海,更不用说上海所在的江淮经济圈。
“此事必然要反对。”
“别看北平的铁道队伍在应天府的建设开支大,可只要把上海的经商权划分给中华重工,多大的开支都弥补上了。”
应天府呆不住,许多人来到了浙江府。
浙江府成为了为皇太孙摇旗呐喊的聚集地,许多的官员和乡绅来此地。
方孝孺不敢久留应天府,早已经在浙江府搭台子。
他比黄子澄的政治态度立场缓和些,不像黄子澄太强势了,排挤了许多本该是皇太孙派系的官员。
因为方孝孺的出面,像兵部尚书茹瑺已经灰心丧气,身上皇太孙标签越来越淡的官员,又被他拉了回来。
“中华重工竟然骑到了官府头上,到底谁才是父母官。”
上海县的知县,也来到浙江府诉苦。
原来。
上海县的中华重工上海码头集团。
此处专门被朱高炽要来的地区,是整个东方最具备地理优势的地方。
三艘金州的蒸汽轮船抵达上海,带来了大量的物资,是中华重工上海码头采购的建筑材料。
而江淮地区的商人们,早已准备了各项的商品,成为第一批使用蒸汽轮船进行海贸的先行者。
上海的商业码头虽然还在扩建中,但是上海的商业气氛已经高涨了起来。
越来越多的商行,向中华重工上海码头集团购买仓库使用权,以及申请船只运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