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的几位将领不太习惯,不知道燕王为何突然变色。
“本王带兵以来,一向军纪严明,不循私情,无论是何人,功必赏,过必罚。”
朱棣眼神扫过大帐中的众人,辽王和宁王吓得气都不敢喘,第一次见这样的四哥。
“军命大过天,谁敢违背本王之命,必以人头祭旗,尔等须知,并牢记在心。”
“诺!”
孙岩等将领,拱手大声应诺,随后,其余的将领们连忙跟着应声,连辽王和宁王都拱手。
树立了威望,朱棣才缓缓说道:“奴儿干一直受朝鲜困苦,直到我天军抵临,才让朝鲜不敢再犯。”
“我大明在奴儿干分治各卫,各司其职,设吉林水师运转物资,圣人曾有言,凡中国所居之人,皆一视同仁,为我国子民。”
“因此在奴儿干,受我朝廷之资助,各族修生养息,获得安宁,可总有宵小自己不事生产,专四处烧杀抢掠,各族不堪其苦。”
“今,我天军受万民所愿,大军开入,不平贼寇誓不还,定要还奴儿干之和谐安宁。”
奴儿干之大,无边无际。
深山老林,菏泽遍布,人迹无踪。
在民国时期,匪寇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不是因为军事原因,而是因为寻不到踪迹。
如今朱棣抽调北平,大宁,辽东,加上奴儿干的三万卫,精锐骑兵七千,步兵一万,其余军数千,也才只有两万出头。
比起往年出塞的规模要小不少。
可规模虽小,仍然需要朱棣亲自出面,因为奴儿干的地形,比大漠还要复杂。
朱棣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辽东这几年的生产,就是为此做的准备。
而奴儿干的形势其实很简单。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众多的部落,以渔猎为主,生活困苦,没有发展出文明,许多部落连文字都没有。
越是靠近大明的部落,发展的越快,越是离大明远的部落,发展始终无寸进。
这就导致了贫富差距。
那些生活困苦,缺乏生产物资的部落,就会抢劫富裕的部落,而为什么富裕的部落不反击呢。
因为利。
富裕的部落没有动力去打仗,就算打败了那些贫穷的部落,他们也得不到好处。
没有农耕文明的支持,渔猎的生态环境,支持不了更多的人口。
所以贫穷的部落,天然的比富裕的部落,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