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一路走,一路思考。
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文明不是静止的,也不是到了某个高度,就永远是那个高度。
比如社会进入了小康社会,不代表文明永远停留在小康社会,它可能会进步,也可能会倒退。
哪怕留在原地,它也是在运动的。
今日无敌手,不代表二十年后也无敌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绩,不变的是当代人享受的是上一代人的成果。
而当代人做的好不好,下一代人的处境就是成绩单。
那么自己在大明发展工业,发展到如今,满打满算至多还有三年的时间。
三年后,就是考验这些年成果的时候。
“大公子。”
廊门处,坐在石墩上闲聊的两名婆子,老远见到了朱高炽一行人,连忙起身行礼。
朱高炽颔首,径直走过,里面的人越来越多。
“大姐呢。”
到了外间,朱高炽没有看到朱玉英,向妹妹朱月贵问道,虚岁十六的朱月贵,和十一岁的朱智明,两姐妹正裁剪纸花,看到了大哥露出欣喜的笑容。
“大姐和母亲在里间说话呢。”
“你们怎么在外面。”朱高炽好奇的问道。
朱月贵小脸蛋上露出笑容:“母亲和大姐在谈论大姐的婚事,大姐不好意思,把我们赶出来了。”
看到朱月贵得意的笑容,朱高炽打趣道:“你也快了。”
“大哥。”
朱月贵瞪大了眼睛,不满道:“你欺负人,我要向父王告状。”
朱高炽笑了笑。
如果历史没有发生变化,朱元璋今年会变得更苍老,知天命,猜道自己活不长久了。
明年时,分封年幼的藩王,分封世子,赐婚……
别家不提。
只燕王府,自己和老二老三获得了封号,姐妹们也获得了封号,迎娶的迎娶,嫁人的嫁人。
一窝蜂的促成了,仿佛后面有人催似的。
大姐和袁容不提,二妹也会在明年被赐婚,和袁容不同的是,二妹的夫君是个短命鬼。
不过朱高炽无法插手,就连朱棣都无法改变,何况是自己呢。
何况二妹的夫君,也在靖难之役中起了不小的功劳,于情于理都不好变化。
不过历史上的朱高煦威势大,二妹的儿子选择了朱高煦,随朱高煦造反。
只是这些都是未来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