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嗜血请战的情绪,打算让这支部队去试一下守军的防御力,自己再谋而后动。
在对方发起第一波真正攻坚冲锋时,鹰山第一道防线的指挥官,姜薛下属其中一名行司马正好是坚守在最前线。由于事态紧急,他来不及请示自己的老顶就带着自己的预备队涌到了挨近山口处的柵栏下迎敌。
行司马姓姜名弘,也是长阳氏族人,出生于一个小地主家庭。.因建立了不菲功勋,获得行司马一职。
此刻,山戍冲击的地方显然是他所负责的防区。防区大约百米左右,虽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守军人数却是最少的一段。因此,也没有什么出奇地被山戍头领选中作为突破口来进攻。
姜弘晓得,单凭自己防区柵栏下那一队人,而且只有百来张弓,肯定是低档不住山戍的冲击的。.因此,姜弘带上预备队前往支援,冀望能够为附近的守军争取时间,赶来驰援。
姜弘的预备队足足有五百人众,在占据险要防守位置上来说,无疑是一股不容小觑的战斗力。
不过,当姜弘堪堪感到靠近山口的柵栏前,山戍的第一批敢死队就如坝堤泄水一般汹涌而来。姜弘当机立断,立即命预备队的弓手原地列阵激射,给山戍们迎头痛击。
几乎只是眨眼间的事情,一轮不算密集但却是连续不断的箭雨之下,喊杀着扑上来的山戍立刻倒下了七八十人。.这对于一个总数二千人的部队来说,这个一轮射击所造成的伤亡不能说不大。
不过,那山戍头领的反应却也甚快。在他的指挥下,山戍们很快就在第二波箭雨落下后,退出了守军们的视线,躲进了怪石嶙峋的山道中。
等姜弘以及站在远处刚刚察觉到山戍真正攻击目标的姜薛,再度看到这支山戍部队的时候,他们已经摆开了阵势。.
山戍现在摆的勉强也可以称之为阵势,而不能称为阵型。因为他们只是按照大脑的潜意识围成一团。虽然山戍战士之间彼此错落不齐,有点像是一群难民大队。但细眼看去,该段防线的指挥官姜弘,以及军团统帅姜薛都可以较为清楚地发现,山戍的弓手都隐藏在队伍里面,外面的是清一色的长矛手、木棒、石斧山戍。看多几眼,竟然让人有种坚如磐石的感觉。.
山戍先锋部队的主力尚未有所行动,姜薛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沉住气默默观看着左侧远处——姜弘负责的防线。
这个姜弘在这个时代里不得不说是一个颇有成为军事家潜力的人。在山戍后撤整顿的那瞬间,姜弘也做好了准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