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宣传,任何物品都可以在我这交换到面额不等的铜币;只要你拥有铜币也可以在我这里交换到任何你所需要的物品。
宣传攻势不可不谓强力。族长亲自出面,祭司在宗庙更是向族人散播货币是上苍神明赐予族人的东西,务必要遵从神明的意愿。
一连串的强力宣传之下,效果也逐渐出来了。一开始是部分长老祭司牵头用物品换取铜币,随后用铜币从华曦处换取到其他物品。
携带和交易的方便也被人们所目睹。随后,那些掌握着不少生产资料的权贵人物也加入到兑换铜币的行动中。平民们在周围的人群逐渐使用铜币和祭司的影响下,开始逐渐接受收藏铜币,使用铜币。
华曦还在中华法典上加上了几条:
私自铸造铜币的个体或集体,首脑人物一律处死,其余一律贬为奴隶。
交易时,拒绝收受铜币者,杖责30-50杖。
货币政策,华曦觉得不用重典不足以震慑那些私欲膨胀之人。
铜币兑换物品的价格,华曦用了好长一段时间来不断统计和修改。待中华部落全民流通货币的时候,华曦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中华族人的货币流通才成熟起来。
一年的休养生息,中华部落各项工作逐渐走上正轨,马匹的数量也从最初了五十多匹达到五百多匹,骡子百余头,马匹等大型食草动物的养殖,也催生了草料供应商人、马夫等职业。人口也跨越五千大关。
一年里,第一批骑兵也诞生。上好的战马首先就被华丰和华勇二人抢去装备他们的执行者部队。目前,执行者的人数已经扩充到三百人,一名骑兵配备一匹战马。此外,华曦另外组建了一支混合型部队。分别由20名侦察骑兵(斥候),200名弓箭手和100名配备刀盾的肉搏战士组成的部队。
目前,部落的士兵和居民比为6:45左右,马匹所需的草料和喂养人员外,军队的食物供应以及随军负责医疗的祭司人员,军队的供养压力不小。
人口的增长,社会不断的分工合作诱发生产力的急剧提升,权贵和平民,富人和贫民等内部矛盾也渐渐显现出来。虽然目前还不太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矛盾肯定只会越来越大。
出现这样的情况,华曦觉得是完全正常的。没矛盾的部落,那肯定是还在吃大锅饭,生产力极其低下的部落。
但是也不能任由这种矛盾不断膨胀饱和,那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走向死亡。华曦要做的就是控制在人民能忍受的范围之内,努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