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
坑里的士兵不用阻挡敌人前进,只需尽可能多的射击活动目标,为最后一道防线降低敌人的冲击力,顺便给落马的骑手补枪。
洪涛给杨之易下达的命令是不留俘虏,能杀多少杀多少,务必要用这一战立威,让奥斯曼人、阿拉伯人,还有欧洲人知道惹恼了大明帝国会有什么下场。
对于这些笃信宗教的人,小恩小惠没吊用,短时间内也很难用经济利益捆绑,唯一能起到震慑作用就是杀,谁手段毒辣他们就依附谁。
至于说不会不会恨,那是必然的。问题是不杀一样也恨,他们恨所有异教徒,这玩意没法说服,那还是杀吧,杀一个少一个。
近万骑兵一起冲锋场面必须特别浩大,彷佛是好望角的汹涌海浪,一层推着一层,一眼望不到边,力量无穷无尽,光是看着就让人有种无力感。
反观大明陆军的阵地,平淡无奇甚至有些丑陋,正好与岸边的礁石相似。再大的浪头也要在此碰壁,只要时间别拖太长,屹立的永远是礁石,气势汹汹的海浪却一一粉身碎骨了。
当战壕里的排枪响起时,奥斯曼联军的骑兵真像撞上了礁石的海浪,一部分粉碎了,一部分倒卷了回去,想离开这片被恶魔守护的土地。
但为时已晚,近百米纵深的散兵坑地带就像是沼泽泥潭,不停吞噬着骑兵数量,很少有人能顺顺利利撤回去。
大部分骑兵全都倒在这片干涸的土地上,鲜血染红了砂砾,又被浮尘很快盖住,除了人和骆驼的哀鸣之外留不下太多痕迹。
只有排在最后面的少部分骑兵还没来得及靠近明军大营,发现前面的同伴纷纷倒地不起,见状赶紧转头撤离。
但在跑出步枪射程之前,依旧要遭到至少几百颗子弹的追杀。好不容易躲开了,还会有炮弹从天而降。
不用打得太准,只需在附近几米处爆炸,人和骆驼总有一个会大概率受伤。而且炮弹的射程更远,一公里之外仍旧追着炸,半点怜悯和武德都不讲。
2500步兵,用多久才能击溃上万骑兵呢?洪涛记得在大同北面长城外的废弃小城外,也是几千陆军,用了好几天时间才击溃蒙古骑兵,毙敌近万。后来在锦州的塔山又阻击了女真军队整整一天,也不过毙敌万余。
转眼二十年多年过去了,今日两个陆军步兵千户、五百勇士营、外加几十名护卫和百十名工兵,却只用了40多分钟就把过万骑兵大部分歼灭,只有不到三成向西逃回了沼泽。
听上去好像有点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