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彦看到前方一个村落,于是下令进村休整。
这里还是军府地界,不归地方管,也就向府兵收税的时候才过来一一府兵一家可以免税,部曲不能,课税时按三十亩计。
行至村口时,遇到两名少年郎乘坐牛车出村,旁边还跟着一群人,似乎是其亲族。
稍一打听,才知道这两名少年都出身府兵勋官家庭,都是正五品上骑都尉,
今日是送两个子弟入汴梁国子学,九月就要开学了,提前去做好准备。
「左骁骑卫府兵手里的功转是真的多」董志羡慕道。
说实话,他父亲和他都没国子学的推荐名额,因为他们既非公卿勋贵,又不是府兵勋官,弄不到推荐信。
这两类人里,公卿勋贵就罢了,毕竟是开国功臣嘛,但府兵勋官也比他们有资格,这就让人感到失落了。
当然,作为瞎巴酋帅之子,董志内心之中还是希望看到勋官子弟入国子学,
然后有机会当官的,因为他们以前都被士族死死压着。
但国子学却给了普通人机会,毕竟勋官是真的可以卖命搏杀得来的。
诸卫府兵打起仗来士气如虹,列完阵后恨不得立刻击鼓进兵,冲上去将敌人砍得落花流水。
遇到以多打少的仗还不乐意,因为功转太少了。
守城战更是弃若嫩履,盖因几乎没什么功转,不如阵列野战,砍他娘的。
董志早就发现这一点了。
府兵特别喜欢野战,铁铠武士正面冲,骑兵侧翼袭扰,骑马步兵迁回绕后,
恨不得将敌人全留下,斩获一定要超过四成,这样才能拿到全功。
这完全就是一群终日计算功转,然后四处寻找敌人开战的杀狂人。
制度的变革,带来的影响真的让人震惊。
邵彦听完之后,心中与有荣焉。
父亲就是靠这一套对抗豪族,而今一步步加固,大势所趋之下,真怀疑还能不能逆转了,因为这十多万开国精兵可都享受了好处啊,若有一天你告诉他们以后没这些好处了,他们很可能会自己挑选愿意支持他们的皇子。
「拜见殿下。」正思虑间,远远走来一群人,齐齐拜倒于地。
远处还有人在呼朋唤友,隐隐传来声音:「陛下的种!快来看!」
邵彦心中升起一股热流,暗道须不能为父亲丢脸了,遂昂首挺胸,举步向前杨朗拈须而立,笑而不语,随即又看向驿道南侧的荀氏庄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