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过些时日去了颖川,那场面简直不敢想。
许久之后,各个谷仓的实有存粮数字被一一报了上来。
文学王犷带着自家宾客笔走龙蛇,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再对照账册一一邵勋让儿子去查邸阁,儿子带着私人官员,而他儿子的私人官员又带着私人部曲、宾客干活,这就是魏普特色,付费上班,太伟大了。
此刻这帮人在用藤纸记录。
司马确看得清楚,惊讶道:「前番洛阳书局送书而来,还叹藤纸不丰,不意殿下属吏竟如此豪奢。」
邵彦一听,苦笑道:「此为华容丞杨望洽所供。」
「杨望洽」名杨亮,乃杨朗之侄,今年才二十二岁,弓马娴熟一一这是弘农杨氏败落的又一证据,因为杨氏子弟居然由文转武,开始靠卖命博取军功了。
邵彦和杨亮关系不错。
去年亮生一子,取名杨期,邵彦还遣人送上了一份厚礼。
杨亮担任华容县丞之后,便在当地置产业,因为没有足够的人手开荒种地,
于是干脆走货殖路线,让自家僮仆去收割葛藤,然后造纸。
上个月送了一批到韩王府,今日就派上用场了。
邵彦倒不觉得用藤纸有什么豪奢的,不过他对另一件事比较感兴趣,遂问道:「洛阳书局送了多少书过来?」
「八本《风土病》。」司马确回道:「郡一本、诸县各一本。我问有无《千字文》和《洛生咏》,皆言还要等待数月,纸不够。」
「诸县可已设学堂?」邵彦问道。
「郡博士倒是找着了,各县教谕多有阙员。」司马确说道。
「为何如此难找?」
「官太低了。」司马确直截了当地说道:「郡博士正九品,县教谕未定品。
吾闻仅平阳、西河、太原、岢岚等胡风浓郁之地的县教谕为从九品职官,豫州诸县教谕无品,却不知道吏部怎么想的。如此一来,除非家里实在没门路,谁愿意去当县教谕啊?」
说完,司马确话锋一转,又道:「其实就算给县教谕定品,也没几个人愿意来当官。」
「为何?」
「这种官升不上去。」司马确说道:「很可能一辈子当县教谕到死,运气好能升郡博士,但郡博士难道是什么大官吗?」
邵彦了然。
这种官确实没意思,对土人几乎没有吸引力。除非诸郡如太学那般试经,通过者可以当官,如此就能一跃而为炙手可热的清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