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意志比禁军还强一些。
老实说,王导觉得他们比南渡士人靠谱多了,至少在保家卫国这方面的态度十分坚决,而不像有些人那么首鼠两端。
不过,王导也知道,自己终究是南渡士族。
他可以与江东豪族合作,甚至主动给出一些好处。比如朝堂上现在有一半吴人了,但多为中下级官员,王导可以适当多给一些中上层位置,但要有个度。
一味收买,轻则让吴人得寸进尺,重则让南渡土人不满,这个尺度还是很难把握的。
不过,局势若此,又有什么事是简单的呢?
「长豫,这几日你便在家好好休养吧。」王导走到儿子身旁,轻声说道:「多陪陪你娘。不要多想,不要多操心,静养即可。」
王悦洒脱地一笑,道:「生死有命。若能为父亲多做些事,延续家业乃至国祚,不比糊里糊涂过完大半辈子强?」
王导面露悲伤之色,他不敢想象儿子病逝那一天,妻子会如何伤心。
见了父亲这样子,王悦也有些叹气,道:「阿爷,儿知道了,回去后就静养,不过一一」
说到这里,他紧了紧身上的衣物,道:「而今这大普朝正如儿的身体,静养还能支撑几年,说不定哪天还能迎来转机。可若折腾得太厉害的话,唉。诸葛道明暂不宜动,朝中有些人,防琅琊王氏比防梁人还紧。阿爷若与山皇后联手,恐怕有些人就坐不住了,于父亲要推行的大事不利。」
王导长叹一声,摇头不语。
确如儿子所说,有些人防琅琊王氏防得更狠。
诸葛道明这人,他素知之。或许有些小心思,但他不会主动投降的,这不是由别的什么决定的,而是多年观察下来,已经了解了诸葛道明的品性。即他会留后路,会为自家捞取财货,但他也深受先帝大恩,又非狼心狗肺之人,所以他会尽心守住武昌,除非确实大势已去。
这样一个人,其实很不错了。如今谁没点小心思呢?
世儒(王彬)镇湓口,统领江州水陆兵马数万人。他在做什么?拿水师的船只做买卖。
但你说他要投降,却也不对。
贼将张硕南下攻合肥时,世儒尽心竭力,调兵遣将。军资不太足的时候,甚至自己贴补一部分。
他是爱钱,是在为家业考虑,但他也没有投降的念头。
忠于朝廷和贪图财货,两者并不矛盾。
王悦见父亲不语,以为他不答应呢,有些着急,又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