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杜义在长期观察之后,主动找上了他。双方一拍即合,很快搅在了一起。
今天跟着熊远过来的还有一个中年人,姓石,据说是从河北投靠过来的,乃石超之子,已年过三十。
石超先跟着司马颖,再投刘渊,到死都没混出个名堂。
其弟石熙,先在渤海地方当个小官,后来死了,人走茶凉,家业败落得厉害眼前这人名叫右稹,历尽千辛万苦才来到建邺,投奔石贵嫔。
石贵嫔听说石之事后,流泪不已,便把这个族人给留了下来,并让熊远帮忙多加照看。
石贵嫔被亲情迷了眼睛,但熊远可不信这套鬼话,他甚至怀疑此人是梁国那个大理寺卿邵派过来刺探建邮内情的。
但有些事嘛,难得糊涂,那么精明干嘛?建邺那些南渡士族看得起你吗?他们对你好吗?
所以熊远非常热情,甚至隐隐有点巴结一一不全是装的一一以至于来见杜又的时候,都把此人带了过来,并简单介绍了下。
杜义听完石稹的来历后,微微颌首,并不多言。
「孝文,先前所议之事,可。」杜义招呼二人坐下,说道:「老夫本还有些犹豫,然建邺这个样子,容不得不多想想啊。这年头,什么都是假的,唯钱财是真的。」
「弘治为何不经营田庄?」熊远问道:「前番山公喊你去行田,你却不去,
何也?」
杜又犹豫了下,最终如实相告:「数年前遇一方士,言我命中有一劫,宜避田、水。出去行田,再开辟污莱,恐命不久矣。」
熊远愣然,还有这种忌讳?
「怪不得弘治开始转向货殖。」熊远苦笑道:「不过这样也好,你我联手,
很多事就方便了。」
一个丹阳郡丞以及「影子太守」,外加御史中丞,联起手来能把买卖做大吗?当然是能的,他俩都身处要害位置,能拿捏其他人的地方不少,至少在江南是没问题的。但要想把买卖做大,最好能和北地联系起来,这个就是靠杜义的关系了。
梁国巨鹿王妃杜氏是杜又的侄女,他和梁国给事中桓彝也有几分交情,关系自然是不差的。所以,他把做买卖的地点选在了江陵,侄女婿的地盘上。
另外,熊远到现在还和诸葛恢过从甚密,武昌那边也有门路,这买卖硬是做得起来!
当然,做买卖只是一方面,事实上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比如传递情报一一这种事可大可小,并不止他一个人在做,有商船队做掩护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