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的时候,洛阳建春门外钟罄齐鸣,百官出城三里,道左相迎。
邵勋一一接见诸公、诸卫将军、三院武臣、台阁高官,一边接受他们的恭贺之语,一边聊些荆土见闻。
上番的府兵将士满头大汗,竭尽全力维持看秩序。但还不够,随驾班师的黄头军第一营也被借调了过来,四处建立岗哨,布置防线,同时还派出相当人手,进入人群之中,仔细观察。
但老百姓的情绪还是高涨,「吾皇万岁」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自永嘉开始,洛阳迭经战乱。
曾经有几年,正经百姓居然没几个了,要么是住在城里的公卿巨室及其僮仆,或甘冒奇险来洛阳讨生计的匠人、商徒,又或者是禁军家眷,城外就只有狐零零的坞堡,且还一年比一年少。
而现在的洛阳百姓,不但城里人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城外还多了很多新禁军家卷、府兵家庭以及度田分地的前坞堡庄客。
简单来说,他们多为新朝的受益者,至少在这一代人老去之前,对大梁天子是非常感激的。
这就是新旧鼎革的具象化一角。
当然,如果是直接篡位,格局不改,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大梁朝固然不是那种将天下彻底打得稀巴烂以后重建的王朝,但也不是直接继承前朝,算是介于两者中间吧,毕竟很多地区的战争拉锯还是很惨烈的,天灾也很残酷。
入得宫中后,邵勋第一件事就是去探望父母。
时隔半年,父亲还是那样子,母亲却衰老得更快一些,因为冬天生过一场病,虽然痊愈了,但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消耗了不少精气神一样。
邵勋陪父母坐了一下午,就好像三十年前的东海乡下,父母陪看他一样。
这个世上,能让他感到重要的人不多了。
王惠风曾经说过要束缚住他的豺虎之心,但随看时间的推移,这些锁链会一条条崩解。
他比这些人都年轻,他的晚年无人能制,只有靠他自己。
四月十七日,邵勋于太极殿举办朝会。
后世有人笑言:「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
诚哉斯言!
朝会基本上是歌功颂德,文臣武将们用各种溢美之词赞颂本次南征,畅想大梁不日将一统天下,万国来朝。
邵勋耐看性子听完后,宣布散朝,然后把丞相王衍以下诸位重臣都请到了九华台,登高望远,开始谈「大事」。
「南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