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士衡其实是个明白人。」山玮又道:「守襄阳就是条死路。让围攻襄阳的邵贼大军南下又如何?十万和二十万有区别吗?人多了也施展不开啊,反倒还有疫病、断粮之忧。朝中有些人啊-
——」
说到这里,山玮摇头笑了笑,旋又似乎想到了什么,道:「慕容氏已经开始攻打宇文鲜卑了。」
「这么快?」杜义惊讶道。
「与朝廷无关。他们自己要打。」山玮说道:「十月间就大肆抄掠高句丽,所获颇丰。现在回过头来打宇文氏,高句丽人不敢动的,被打怕了。」
「我看邵—邵贼也不会管宇文氏死活。」杜义说道。
「难说。」山玮想了想后,笑道:「管他呢,后天备车,随我出城,带你去个好地方。」
「多谢明公提携。」杜义谄笑道。
山玮哈哈一笑,将手头最后一份公文批完、用印。
许是最后一份了,他稍稍看了看。
吴兴沈氏连吃败仗,请降。
摆出这副姿态后,原本帮着朝廷对付沈氏的江东豪族也停止进兵了,纷纷帮着沈氏求情。
事情就是这么操蛋!朝廷捏看鼻子也要认了。
沈氏为了自赎,将派五千部曲私兵西行,加入荆州战场,为朝廷厮杀。
这场闹剧,基本到此为止了。
吴兴沈氏只需交出沈充一家即可,甚至于,很可能只有起兵造反的沈充一个人需要死,其他人都能活命。
当年义兴周氏就是这么处理的,沈氏也不例外。
而有了沈家私兵,再加上顾陆朱张及建邺豪门凑的三千兵,晋廷又可往荆州发送八千兵马,堵住陶侃的嘴,省得他再三番五次要求增兵。
这些兵虽然有一定战斗力,但野战多半很难敌得过邵兵,只能守守城,
或者在水师协助下搞些突袭罢了。
「沈家这一关算是过了。」山玮扔下公文,道:「不过,淮浦陈氏留在建邺的族人却没这么好命,他们死定了。最好的结局也是发配交州。」
杜义有些叹息。
淮浦陈氏举众而降之时,很显然已经放弃留在建邺的族人了。事情比较仓促,没办法安排妥当了。
他只是有点兔死狐悲之感。
对士族来说,战争果然是最大的噩梦。它能让你不体面,无法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
「淮浦陈氏之事,京中竟无人说情?」杜义忍不住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