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军就算野战一个打十个,在水师侧翼夹击下,他们要攻破这个水陆连营,
不付出惨重伤亡是不可能的。
当然,从这个谋算就可以看出,山遐已经正式承认:大晋朝的陆师野战打不过梁军,而今只能靠营垒、城池固守,靠水军偷袭,勉力支撑。
这个仗,就这样了。
「大都督也别觉得这场仗一无所得。」陆玩又道:「带过来的这三万余水陆将士,也算是磨练一番了。下次再有几万人出征,乱象就会少了。建邺文恬武嬉,好多年没正儿八经打过这种仗了。邵贼帮你练兵,想那么多作甚?烂仗打得再多,也练不出来。这种仗多打打,即便败了,只要不伤筋动骨,把大部分将土带回去,再补入新兵,好好操练一番,下次一定能打得更好。」
「最怕的就是那种一战尽墨,不但没能练成兵,反倒把本钱折光了。只能再招募新兵,从头训练,还没练成呢,又上战场,再被人打得惨败,死伤泰半。为今之计,该是把江东子弟都带回去,把多余的资粮都留给合肥。
「庐江、淮南、安丰、广陵等郡的土兵其实不差的。说句难听的,可能比大都督带来的禁军还能打。历任江北都督都会征发这些土兵北上,与豫州邵兵厮杀多场,野战或许不行,守城却可胜任。邵贼银枪、黑稍精兵名闻天下,但拿来攻城又能消耗到几时?有万把土客之兵,准备半年粮草,合肥城高池深,固守不难也。最怕的其实是浪战啊。」
「!」山遐突然起身,看着潭中漂浮不定的浮萍,苦笑道:「若士瑶战前这么说,我定然听不进去。或许,眼下只能固守,以待转机。」
转机是什么?他也说不清楚,只模模糊糊有个概念:通过防守积累战争经验,编练新军,厘清军制,一点一点拉近与邵兵之间的差距。只要陆师不再一战即溃,有一定的野战能力了,那么配合水师,是有可能守住这半壁江山的。
按照邵贼兵书上说的,从新兵到老兵是提升最快的阶段,战力飞涨,但从老兵到强兵就慢很多了。他不奢望练成多强的兵,但现在手底下这些乌合之众,确实有极大的提升可能,甚至改一下军制,正经操练年余,都能进步许多。
没有人天生会打仗,也没有人天生就厉害,慢慢练,慢慢打,顶过邵贼声势最猛的阶段,说不定就有转机了。
「回去之后,朝堂上怕是有好一场争端。」山遐又道。
这次陆玩没多说什么。
诸葛恢和山遐的争端,他不想掺和。他只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