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
起居官可太清楚他的过往了,更何况是成天跟在自己身边,懂的比自己的记忆都清楚。
“怎么可能,臣可是正经史官!”起居官翻了翻白眼。
“谁家太史令写野史?”言晏翻了翻白眼。
“写这书的并州大史今,又不是臣,并州太史令!”起居官淡定无比。
大史今和我太史令有什么关系!
焰灵姬果断翻到了书封,才发现,还真是并州大史今而不是太史令,只是一般人谁去注意那么多。
“你活着,真是孤太仁慈了!”言晏叹了口气。
“正因为臣知晓陛下胸怀之宽广,才敢行如此之事啊!”起居官不着痕迹的送上一个马屁。
“所以,记得把三成收益交到内孥!”言晏也没想着追究。
这东西,起居官不写,家也会写。
相比于起居官写的,家写的那才叫一个狂野。
主打一个,野史,你管他正不正,就问你够不够野就行了。
“有没有想过,新修一种文体的史书?”言晏突然想到。
现今史官记录正史采用的体裁主流是编年体通史,以帝王年号为线索编排相关历史事件如《春秋》;国别体通史,以国别为单位从不同角度记叙历史《国语》;以及记言体,现今史官分左右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行,并州因为草台班子,言晏也只有一个起居官跟着,后来也懒得增加,所以由起居官一肩挑,如《尚书》。
除此之外,还有方志体,分为全国性的总志和州郡府县志两类;纪事本末体,就是某历史事件的首末。
而史书又分通史和断代史两种。
前者是不间断记叙自古至今之事,后者是某个时代,某一朝代的历史。
“什么文体?”起居官也来了兴趣。
他知道的,言晏不仅仅是帝君,武力值惊人,同样也是天下公认的文宗之一,在文学一道上也不弱于人。
“纪传体!”言晏笑着说道。
“纪传体?”起居官略微皱眉,从名字上,他大概能猜到是什么东西了,“以人物活动来反应历史?”
“不错!”言晏笑着点头。
这倒不是说给起居官增加工作负担,而是为了收拢人心。
并州的官员、将校大多都是出身低微,也不是家族嫡子,更多的是旁系,所以能得到的支持并不多。
甚至很多人来并州之前就被家族警告,将来惹出祸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