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议就按十页六文市场定价,抛开印刷成本,书院和书斋各取一半收益,然后再各自拿出一些合资推广,如此大家互不相欠又能对账平分收益。”
“此事甚好,我会记下的。”韩非墨听着觉得十分在理,连连点头。
若是书籍价格太高门槛就变高了,普通人难以入手,若是价格低廉亲民,就能胜其数量,让更多人所知晓,这才是书院原本的初衷,谋的不是眼前,而是今后。
商谈好以后李幼白抽身离开书院。
临走前,她特意叮嘱孩子们回家路上注意安全,这年代拐卖孩子的人特别多,而且案件难查,衙门接手这种事都是不了了之,压根就找不回来。
倒不是说衙门没有作为,而是线索太少加上人流又大,能够卖去的地方衙门又很难插手,李幼白想,等书院靠卖书挣到钱后,就花钱改善一下书院,专门请几个马夫接送孩子,如此安全许多。
回家路上,李幼白发觉有人在后头尾随自己,对方气息十分微弱,若不是自己晋升五品境,否则还真难以察觉,武者,普通人,后者最是难以探查。
此人气息与寻常百姓无异,天下之大皆乃平庸之辈,正常来讲,没有普通百姓敢打武者的主意。
李幼白有些许疑惑,不动神色地闭上眼施展无眼术,视线钻出车厢看向后方,无视人流阻碍精准落到尾随自己的马车上,里头坐着的,是个年纪不大的小姑娘,没有丝毫学过武功的样子。
得到的结果让她愕然。
然而对方是隐秘而来,自己要是直接询问恐怕会吓退对方,从而失去得知对方意图的机会,李幼白决定先不打草惊蛇,同时心中有另一个猜测,莫不是少林寺诡案的幕后凶手又盯上自己了。
只是,她这种想法很快就在接下来的两天内被自己解答了。
那是一个飘着小雪的傍晚,李幼白没搭乘马车,而是独自打伞前去市集购买食材,暮色苍青,雪霰如细盐簌簌扑在竹骨纸伞上。
青石板路早覆了层薄絮,李幼白浅碧裙袍扫过时,便拖出几道湿润的墨痕。
市集尽头的炊烟与炭火盆蒸腾的热雾纠缠着,在渐暗的天光里洇成浅灰的纱,她驻足下来,正逢西市鼓楼敲响闭门鼓,零星的灯火便从临街木窗里次第亮起,映得漫天碎玉都染了三分暖色。
“小姑娘,你你跟了我那么多天,是不是想要和我一起买菜?”李幼白一手提着油纸袋,一手撑伞,她立在暮色边缘凝视雪景,笑眯眯的对空气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