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荒坟,忽见亭中竟有一人,不由大惊,当即抽刀出鞘,拱卫在中年文士四周。
“什么人!”
护卫首领刀指石亭,厉声大喝。
上山之路仅有一条,他们一路上都没发现脚印,此人却出现在这里,身上的衣袍整洁如新,连一片草叶都没沾到,显然不正常。
不是武艺高绝之辈,就是山中精怪!
亭中之人却对明晃晃的刀光视而不见,看向中年文士,问道:“兄台是这坟中之人的亲眷?”
中年文士拍了拍护卫首领的肩头,轻轻摇头,以亭中这位的表现,如果想对他不利,这些护卫是拦不住的。
他越众而出,拱手一礼,“正是!敢问这位兄台是何方高人,和姑母有何渊源?”
“姑母?”
秦桑看了眼荒坟,“或有渊源,或无渊源。在下路经此地,瞥见此亭造型奇巧,韵味悠长,不由见猎心喜,特来拜访造亭之人。”
中年文士恍然,“此亭正是姑母亲手所建,可惜兄台来晚了,姑母五年前就已故去。”
“来晚了吗……可惜!”
秦桑凝视荒坟,不由嗟叹。
他终于找到第二座石亭,不料又是阴差阳错,缘悭一面!
见秦桑的神情不似作伪,中年文士放下心来,示意护卫在亭中摆好泥炉茶盏,去清理坟头荒草。
“兄台请坐!”
中年文士抬手,请秦桑坐到对面,亲手煮茶。
秋冬时节,今日却是暖阳高照,不觉寒意,正是登高望远的好时候。
中年文士对秦桑充满好奇,秦桑也想打听那位姑母的故事。
两人煮茶相谈。
说起姑母,中年文士满脸沉痛和惋惜,回忆起过往。
“姑母年少之时,花容月貌,才色冠绝京华,不知迷倒了多少青年才俊,其中不乏皇室贵胄,至今城中还流传着姑母的传说。
“这些青年才俊,却一个都入不了姑母的法眼,当年祖父精挑细选,为姑母觅得一位好夫婿,姑母却抵死不从,逃婚离家,流浪江湖。
“好在姑母自幼习武,在江湖上也能做一位侠女,行侠仗义,美名频传,连皇帝都有所耳闻。无数江湖侠客为之倾倒,却从来没听闻过,哪一位少侠能得到她的青睐。
“多年以后,姑母终于返回都城,却仍不愿回府,孤身在这山中结庐隐居……”
说到这里,中年文士抬头打量石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