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普通士卒了。
“运作一下。”
杨镐开始写战报,减员八千肯定不能往上写,勾勾画画、左删右去,人数控制在了五千五百余人。
紧接着,开始请功。
败得太难看了,朝廷是要面子的,为了给出一个说得过去的交代,邢玠、麻贵被他拉到统一战线上。
不管怎么说,两人都是这次蔚山之战的主要推手,拔出萝卜带出泥,朝廷追责,大家都脱不了干系。
麻贵倒不慌,他问心无愧。
那场堪称胜利的大撤退,也是由其临时接管烂摊子后,凭借丰富经验和威望所创造。
但架不住总指挥邢玠的劝说,他决定按下心中不快,帮杨镐个忙。
怎么给朝廷交代呢?
太简单了。
讳败扬胜,把撤退说成回军,渲染岛山区域如何寒冷,纵使是有烈酒、冬衣补给,仍把士兵手指给冻掉。
再把岛山城的惨状说得再惨点……
加藤清正被杀,大名锅岛直茂仅以身免,然后送百十个倭国俘虏回国,这事差不多就结了。
要不是有监军御史盯着,杨镐甚至想写阵亡不足千人,但他在自身处境安全以后,智商重回水准线之上,清楚不能这么干。
八千改五千,已是极限!
况且,少报太多损失会使朝廷按照这个人数指标,去给他制定战略目标,本就士气受挫、伤者无算,再干远超份额的活,哪个傻子肯同意?
怕不是自讨苦吃。
奏章已毕,各部将官署名,派精锐火速送往京城。
随奏报而附的还有一封信,是杨镐给靠山内阁次辅张位与三辅沈一贯的私信,里面有不少实话,希望两位大佬能够斡旋一下。
信刚送出没多久,尚未到衮衮诸公手中,第一批大增援抵达。
游击兰芳威带着四千浙兵和参将王国栋的三千骑兵,冒着大雪赶到汉城。
跟他们同时抵达的,还有个老小子,叫做丁应泰,官居:
军前赞画。
这老东西可不是什么好鸟,原本是按察使萧应宫的幕僚,曾经代表萧应宫去找邢玠和杨镐,为大汉奸沈惟敬求情。
结果被总督邢玠骂了出来,汉奸沈惟敬更是公开处斩,自此,丁应泰怀恨在心,日日夜夜想着报复。
不能断言这老小子就是汉奸,但他替汉奸说话,骂两句都是轻的,直接掌掴才解气!
奈何小人得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