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也可以理解,就在刚才那一小会儿,清流就损失了一个最肥差巡盐御史、一个天下第一知府、一个正二品部院大臣,还有个疑似卧底的江南巡抚。
这个损失程度,用惨重都不足以来形容了。
众人心里保守估计,清流势力在天下最富裕江左地区的布局,直接没了三分之二,只剩南京那几个养望的人苟延残喘了。
主持议事的王司徒心里没什么谱,主要是远隔两三千里,他也不清楚苏州城那边到底什么情况,也无法判断林泰来在其中到底充当了什么角色。
但王司徒凭借官僚本能也知道,不能被沈尚书牵着鼻子走,便慢悠悠的说:
“事变肇起于李世达、李涞、石崑玉三人,先说如何对待这三人!”
沈尚书立刻喧宾夺主的回应说:“李世达履职无方,断事不明,酿成大祸!剥夺所有封诰,削籍为民,发边军效力!
李涞石崑玉胆敢自尽,抵制朝廷调查,亦剥夺封诰!
刑部、都察院以为如何?”
众人又吃了一惊,还是没想到沈尚书对自己人如此不留余地。
本来还想着,就这三人的处罚问题,可能要来回拉扯几个回合。
但是连清流势力领袖沈尚书都不袒护自己人,那肯定就没有扯皮了。
一言定死了三人罪名,沈尚书气势更凶,“凡遇事变,处置方法要么宽纵要么严惩!
而这次我以为,绝对不能姑息,必须彻查因果,从严处置!”
等沈尚书再次表态完毕后,片刻内居然没有人站出来针锋相对。
不是说沈尚书就没有政敌了,而是对家还没有统一思想,不知道应该怎么应对。
沈尚书的态度可以十分坚定,已经明确损失了如此多的党羽,除了追究到底报仇雪恨,还能有什么选择?
但别人心里却仍然拿捏不定,还是因为那句话,谁也不知道两三千里外的苏州城具体发生了什么。
在信息不明的时候,很难果断做出抉择,从宽和从严哪个是正确的,谁也没把握。
沈尚书见无人出面反对,便又咄咄逼人的对吏部天官杨巍和左都御史吴时来说:“你们两位,赞同从严还是反对从严?”
如果这两人还不表态,那么主导权就会落入以沈鲤为首的势力手中了。
吴时来勉为其难的答道:“苏州乃是钱粮重地,不便多生事端。
先前苏州府推官的奏疏也说明了,最好镇之以静,无为而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