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在扬州城喊出撼动盐业秩序的口号。
想了想后,汪员外决定明天亲自去别院看几眼,毕竟耳闻为虚眼见为实,多收集点信息总不会错。
向汪庆求助后,郑员外就急匆匆地走到了前厅,等待大轿子抬过来。
这时候,又有一个门子急忙跑了过来,慌张的禀报说:
“大门外面来了百来人,个个胳膊上缠着红布巾,不怀好意的朝着咱们家大门张望!”
卧槽尼玛!郑员外连忙吩咐:“不要走正门了!用小轿,从侧门走!”
然后又对老管事指示:“你拿我的帖子去县衙,让县衙先派些衙役过来看着大门!”
在郑员外赶到府衙之前,当今的扬州知府吴秀已经在听巡捕官的禀报了。
城中出了这么大事情,作为知府不可能一无所知。
“这伙人总数在五百左右,数日前持有路引分批零散入城,名义上都是吴县派来的辅助苏州卫漕运的差役。
这伙人内部号称为吴县民团,似乎有一套组织体系,不是游兵散勇。
目前彼辈都集中居住在城中东北的四个庙宇中,戒备心和防御心都很强,甚至还在屋顶高处布置了瞭望哨。
另外据城中商家说,他们进城后,已经购买了不计其数的棍棒扁担等什物。”
吴知府越听越无语,越听越棘手,有种无处下手的感觉。
第一,这帮人不是流民,不能当成数字随意处置。
第二,人数实在太多了,战斗力听起来还很强。
所以想悄无声息的处理也做不到,一个不好就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故。
第三,这帮人都有着正当名义,也没有杀人放火、攻打城池官衙,很难寻求非法罪名来办。
当了这么多年地方官,真没有遇到过这样扎手的点子。
就在这时候,听到门子来禀报,大盐商郑之彦前来拜访。
这个完全在吴知府的意料之中,郑员外不来拜访才叫奇怪,所以就把人请了进来。
郑员外和吴知府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的投契。
吴知府和林大官人一样,是一个非常喜爱做工程的人。
重修平山堂,就是吴知府和郑员外共同发起和实施的。
除此之外,吴知府在任上还大规模疏浚城濠,并将挖出来的土方在城外堆积出了一个景点叫梅花岭,成为扬州城北的地标。
另一个时空史可法的衣冠冢,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