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也不需要本官造福什么。”
林泰来答道:“苏州城治政之难,不在城里,而在城外也。因为钱粮都在城外,这是县尊最重要的考绩。”
想到钱粮问题,纵然袁知县之前没来过苏州城,也感到些许头疼。
“之前听说今年梅季多雨,小有涝灾,只怕今年又不容易足额了!
本想开济农仓救济贫民,谁想又被府衙阻拦了!”
听到袁知县念念不忘开仓救济贫民,在去找乐子的路上还要说一嘴,林大官人也就渐渐摸清楚这位文学家知县的心路了。
一般文学家做官,大都是要点脸,都有弄点官声的心思。以此来向世人证明,自己不只是会搞文学,也会搞政绩。
而开仓赈济,就是最容易刷名声的办法了,必然就是万民称颂的德政,所以才让袁知县念念不忘。
想明白后,林大官人就借着话头说:“其实开仓赈济只能缓解一时,却解决不了根本之患。”
袁知县问道:“什么根本之患?”
林泰来趁机答道:“苏州号称水乡,又濒临中间高四边低的太湖,水量本就很多。
如今水利年久失修,水道多有淤塞,所以雨水稍多,就有大水漫灌的现象。
连续两年都出现了一些涝灾,说明各处水道淤塞已经比较严重了,这才是根本之患啊。
县尊任期尚有三年,可以筹划水利,连续进行清淤疏浚,减缓灾情,不啻为德政也。”
袁宏道陷入了深思,走了一段后,才又有点不好意思的开口道:“还有个问题,不知当问不当问。”
林泰来想道,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莫非是君子耻于谈利?你二我八、你三我七都不是不行。
袁知县小声问道:“这只是清淤疏浚的话,能有什么留名后世的法子么?”
人家苏东坡搞出了苏堤,白居易搞出了白堤,范仲淹搞出了范公堤,千百年后还留着名呢。
林泰来猛然拍了大腿,袁县尊你早说啊,要说刷名声他可是专业的!
于是林泰来拿出了十分热情,用充满诱惑的语气问道:“您听说过吴地三江口吗?”
作为饱读诗书的大文学家,袁宏道不假思索的答道:
“怎么不知道?《尚书·禹贡》云,三江既入,震泽厎定。
《吴越春秋》云,越王将选死士出三江之口,入五湖之中;又有,范蠡辞越王,乘扁舟出三江之口,入五湖。
但是据本官得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