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县令,在都督府又是如何管得好河北道的帐?」
谢玲珑见郝胜脖颈僵直根本不肯低头,已从密卫那里得知此人不畏权贵一身傲骨,所以才华横溢却被「发配」到喜州当县令,一当就是九年,若不是何阳正极力推荐,他如今还在喜州窝着。
谢玲珑一心想为和泉收服有才干又忠诚的官员,道:「王爷莫恼,郝大人心里敬着您,所以直言不讳,不怕冲撞您。郝大人如今每个月的俸禄是多少银钱?」
郝胜心里一怵,触犯和泉弄不好就是一死,他死了无所谓,可是家人怎么办,好在谢玲珑给他台阶下,目光感激的望着谢玲珑,道:「回禀王妃,下官官职正七品上,今年每个月都拿二十两银钱。」
帝国文官的俸禄比军官要低一半,战争时期,更是要低一倍。不过文官有的是机会利用官职贪墨,比军官得到的好处多,还没有凶险。
谢玲珑道:「你祖籍苏州,自幼爹娘早逝,还有个失明的弟弟,是爷爷、奶奶把你们兄弟抚养成人。你爷爷、奶奶年事已高,长年吃着汤药。你弟弟去世,弟媳改嫁,给你留下两个侄子、一个侄女。你每月的俸禄九成要寄回苏州。」
郝胜惊愕无比,显然疑惑谢玲珑如何知道他的家事,失声道:「下官惶恐。」
和泉冷声道:「你惶恐什么,是怕本王去伤害你的家人?愚蠢!」
他是外门护法兼将军,对僧人及部下说一不二,从未被人置疑过。文官自是与武官不同,没有令行禁止的习惯。别说和泉,就是李自原在早朝上也常被文官问得很尴尬。
众官噤若寒蝉。郝胜心思一转,难道谢玲珑对每个官员家里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谢玲珑不再看郝胜,环视众官员,高声道:「王爷决定自明年起,河北道执行高俸禄养廉的新政,官员俸禄提至七倍不等,设立政绩考评,完成好的官员次年享受十倍的俸禄。」
和泉冷哼道:「官不与民争利,不与国争利,河北道的官员拿着如此高的俸禄,再有贪墨者斩首!」
众位官员惊喜交集,甚至有些感激涕零,便连都督的老脸都乐开了花,一起跪下磕头谢恩。
郝胜心喜感激之余,又担忧起这笔银钱从哪里来,会不会把镇东王府弄穷了。
谢玲珑道:「州府繁华,县镇偏僻。王爷决定在州府任职的官员俸禄提,在县镇任职的提高七倍。从明年起王爷下达的每一项命令,必须执行到县镇。」
众官员均恭敬的点头称是。
郝胜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