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就使用了汽轮机-电动机推进方案,甚至有那么点综合电力系统的味道。
但就像早年间的电驱动坦克一样,听起来相当科幻,实际用下来无论性能还是可靠性都相当抱歉,所以到09III和09IV上还是老老实实用回了传统的技术路线。
不过,经历了今天这一遭之后,韩向杰却又突然想起来了老型号上面为数不多的优点。
范朝晖听罢沉思片刻,最后还是摇了摇头:
“核反应堆和燃气轮机不一样,发电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蒸汽驱动汽轮机,相比直驱在噪音和设备体积上都不占优势,而且咱们这次任务属于百年一遇,正常情况下艇上设备的用电压力不大,也没有这方面的动力……”
说完之后,或许是觉得这么轻易下判断很容易被打脸,所以又找补了一句:
“当然也不排除以后有什么更新颖的发电形式,或者单纯的汽轮机技术和电能管理技术进化到一定水平,让你这个想法能变成现实……”
正当二人聊完这个话题的时候,艇内通讯器中再次响起了一个略显陌生的声音:
“报告,雷达启动成功,正在捕捉发射端信号,准备搜索目标……”
韩向杰这才意识到,说话的人是正在导弹舱负责操作雷达的技术人员薛世俊,只不过刻意压低了嗓音。
声呐之类的反潜探测设备当然不像是电影里演的那样,能够神奇到可以听见潜艇里面人的说话和脚步声。
实际人声的频率并不利于远距离传播,哪怕大喊大叫也问题不大。
只是刚刚上艇的外行人很容易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做出一些不必要的小心行为。
韩向杰纠正过两次无果之后,也就没了继续尝试的打算,只是带着范朝晖一起,快步来到电子海图桌前。
就在这几秒钟的功夫,雷达已经捕捉到了一个目标。
屏幕上则迅速显示出了对方的基本信息:
距离本艇大约175公里,速度750km/h、航向220、高度16200米……
说实话,看见前面几个数字的时候,韩向杰的内心甚至咯噔了一下,险些触发潜艇指挥官的本能反应——
这些数据,实在太像是一架美国海军的S3舰载反潜巡逻机了。
尽管由于体量问题,性能不如P3C等常见的陆基型号,但对于一艘浮在海面上的潜艇而言,任何航空反潜装备都属于天敌一般的存在。
直到看见飞行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