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抗日武装,随着伍观淇之第二游击区率先发难,各地反抗怒火已成燎原之势!
各区、县相互配合,频繁的对日伪展开袭击。
日军用兵已经捉襟见肘。
伪军的用处越来越凸显了。
但是,伪军和伪军之间,也存在着极大的矛盾。
而反抗武装,也开始选择性的重点打击伪军。
往往会出现一支伪军被围,近在咫尺的另一支伪军力量,见死不救,听之任之看到自己的同伴被消灭。
更有甚者,一些被策反的伪军,开始秘密协助抗日武装。
比如孟绍原“担任”中校参谋的汪伪二十师四十旅李辅群部,一边向抗日武装提供物资,允许其通过其辖区,一边一本正经的上演了一出好戏。
伍观淇调出两个大队,交由谢镇南指挥,像模像样的向四十旅的辖区市桥发起攻击。
李辅群则立刻组织“狙击”。
双方打得那是热火朝天。
负责进攻的谢镇南,则前后十多次进入到四十旅防区沙头乡,利用架势在其中的军统电台,频繁的发送电报。
每次离开的时候,都是由李辅群的警卫排亲自护送。
在李辅群给日本人的报告中,说自己的四十旅血战三昼夜,打退敌人攻势数十次。
危急关头,他李旅长亲临前线,带伤指挥云云。
日本人为此特别给予了他嘉奖,称赞他为和平救国军之第一悍将。
这也真正只有天晓得了。
而发生在广东地区的起义,并不仅仅局限于抗日武装。
即便是连普通农民,亦参与到了抗日的队伍中!
中山县第九区农民一千余人,番禺八沙农民三百余人,先后举旗抗日,武装反抗所谓的护沙捐。
难以想象的是,就是这一千三百农民,在只有几支土枪,绝大多数武器都是出头铁耙的情况下,竟然成功伏击了进剿的日伪。
打死日军两人,打死伪军十四人,生擒一人。
民众一旦被唤醒,其迸发出的力量,是难以想象的。
广东各地的起义,也直接声援了正在进行艰苦卓绝反扫荡的粤北地区。
日军被迫从扫荡队伍里抽调兵力,四处扑火。
但这燎原的大火,早已遍布广东各地,日伪已成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
广州城内兵力空虚,安全已经成了切实存在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