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9年12月11日,星期二。
这一天维也纳所有的人起的都很早,不过今天并不是什么节日,只是一场婚礼。
当然,也许从今以后它就是奥地利帝国的法定节日了.
其实通常来说维也纳的市民应该在城市的大门口迎接护送皇后的队伍,只不过碍于奥地利和俄国的实际情况这种传统不得不做出改变。
维也纳到圣彼得堡有将近1800公里,再考虑到当时道路的实际情况,接亲更像是一次长途旅行,保守估计会耗时四十天左右。
再加上俄国已经进入冬季,以及两国交替处于战争的情况,非要延续这一传统才是自寻死路,毕竟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太多,包括但不限于:疾病、天灾、交通事故、战乱、政治暗杀
于是乎这项传统变成了结婚游行,游行的队伍将从美泉宫出发到圣斯蒂芬大教堂举行婚礼,然后再到码头,乘船接受两岸国民的祝福,沿河而下,登陆后绕过中央公园,再回到美泉宫。
路线囊括了整个内城,这也是奥地利帝国的传统,只不过此时奥地利的内城比历史上的整个维也纳还大,所以不得不用坐船的方式来加速游行。
凌晨四点,美泉宫外就聚满了看热闹的人群,美泉宫内的阵仗更是惊人,几乎欧洲所有的王室都派了人来庆祝弗兰茨的大婚。
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现任王室自不必说,波旁家族、布拉干萨家族(葡萄牙王室)、伯纳多特家族(瑞典王室),甚至就连那些早已失去统治权的家族也都挤了进来。
这些人来贺礼自然是目的不纯,弗兰茨作为此时欧洲最强的实权君主之一,再加上有过保下奥尔良家族和波旁家族,以及给西班牙改朝换代的先例。
这让他成为了那些野心家和政治家,以及妄想家顶礼膜拜的神祇。
除了欧洲王室的熟悉面孔以外,还有很多穿着白袍的阿拉伯人,甚至还有些亚洲面孔,不过他们只能站在靠外围的位置。
等待总是让人焦躁不安的,尤其是对那些大人物来说,他们的时间都是很宝贵的。
比如赛义德大帝的几个儿子,他们可不觉得奥地利帝国有什么了不起,所以被迫站在外围让他们很不满。
苏维尼是赛义德最宠爱的儿子,他这辈子还没有受到过这种冷遇,极度不满的他正和几个兄弟用阿拉伯语抱怨个没完。
一旁跪伏在地的印度商人们则是提醒他们要注意礼节,苏维尼自然不可能听从,但也不想得罪这些财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