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十岁了。”周至苦笑道:“聪明是很聪明,可调皮捣蛋也是一等一的。”
“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能够在自己有限的知识体系里找出这些证据来证明一个天文问题,我们看重的不是孩子的知识储备有多深厚,而是他动脑筋的这个过程。”李维刚称赞道:“一般孩子很难很难将这些知识间的关系联想到一起,这孩子的确不错。”
“联和乡的孩子要是成绩能够考上西昌一中的话,乡里有统一安排,和四叶草集团联合培养,孩子的生活费和学费不怕没有保障。”周至说道。
“不容易,也有魄力。”李维刚赞赏道:“从你们集团帮老秦做那个项目就看得出来,格局很大啊。”
“应该是我们感谢秦局给我们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周至诚恳的说道:“互利双赢。要是基地这边有什么我们用得到的地方,我们也同样责无旁贷,支援国防建设,有了大家,才能有小家嘛!”
“好!小周你这么说,那我们也就不客气了。”李维刚招呼大家都坐了下来:“基地目前还真有一件比较急迫的事情需要跟你们请教,听老秦介绍,你们集团已经全面引入了ISO国际标准,并且实施了好些项目?”
“是的,不过也不是好些项目,而是全部,全部项目。”周至点头:“目前还在进度周期内的项目,我们已经结合信息工程管理科学,以及ISO国际标准,进行统一的管理,效果实施得还是不错的,现在沪上华虹集团,虹安数码,几个合资芯片大厂,都已经搞起来了。”
“管理是一篇大文章啊……”李维刚感慨道:“基地这几年出了几件较大的安全故障,从上到下,大家的心里头都很急,觉得需要狠抓质量,狠抓安全,但是实话实说,这个抓手从哪里找,我们现在也很矛盾。”
“这个决心,不好下啊……”李维刚苦笑道:“首先是我们有自己的一套成型的制度,我们自认为这套制度运转几十年来,还是相当有效的,超算,大飞机,几件战略级的武器,都是在这套管理制度下催生出来的,如果要按你们那一套来,那每个工程将要增加的人力,资金,起码要比现在高出五成。”
“这还只是其中最好解决的问题,还有就是如何让引入的新制度发挥出实效,而不是平白无故给下面的科研人员增加负担,晚上搞研发,白天还要补文档,很容易流于形式,大家都敷衍应付,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我们这套现形制度,现在就存在这样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