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许多级别不到的祠庙、民居、桥梁,雕塑这类有价值古迹的抢救工作,就成了民间行为,由虞唐基金会接手了。
这段时间的发现又出来不少,比如在丰都发现了古代冶锌的遗址,在白帝城南宋遗址里集中发现一批南宋时期的火器,为目前我国考古所见年代最早的火药实物及最完整的铁火炮实物。
还有巫山大溪遗址,越挖越大,越挖发现越多,通过勘探进一步搞清了大溪遗址的分布范围,确定遗址大致从瞿塘峡东口的南岸到长江大宁河宽谷的西端,隔长江北望桃子山,西依属于七曜山系的盛家山和乌云顶,南界大溪河与枣园坪遗址相邻,分布在盛家山山麓向长江漫滩过渡地带的斜坡台地上,西高东底,北窄南宽,占地三个公社,范围有五万多平米。
现在已经初步确认了早、晚期遗存的分布区域和聚落内部的功能分区,已经发现清理墓葬二百三十三座,灰坑九百五十座、灶八座、沟八条、窑两座,出土陶、石、骨、蚌、瓷、铜、银、金、铁等各类器物小件上千件套,时代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溪文化、玉溪上层文化、玉溪坪文化、中坝文化;商周时期的石地坝文化、瓦渣地文化、楚文化;以及后来的汉至六朝、隋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时期。
这个巨大发现如今已经成了三峡工程抢救性发掘的硬骨头,聚集了六七百人的队伍,来自天南海北,大有“考古大会战”的架势。
因为任务过于繁重,导致很多相当有价值的民居祠堂等明清建筑,各地实在是顾不上了。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来到木综厂大仓库的建筑构件,许多的等级远比初次运来的那一批还提高了。
比如云阳川主庙兼潇湘会馆那样的古建筑群落,按道理怎么都轮不到基金会来抢救的,但是云阳有个张飞庙整体搬迁的大工程在那里等着,现在国家人力物力全都倾注到了那边,完全没有余力了。
这就让周至现在有机会给麦小苗介绍川主庙的来历。
“川主庙,其实是华夏民族的水神崇拜,川主的来历有许多的说法,比如开都江堰的李冰,后人为纪念他的伟大功绩,奉其为川主、灌口神,建祠祭祀。”
“也有说是商末杨戬。因有八九元功,或李或赵,随时托化,以昭灵异,以福生民,在蜀则为川主。”
“还有说是隋朝嘉州刺史赵昱,犍为水蛟作乱,致使洪水泛滥,为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赵昱毅然率领全城军民,前去降妖。并亲自持剑跳入水中,力斩千年老蛟,平定水患,后人为纪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