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不舒服你告诉我一声,陈教授说了,今天我还是全程陪着你,给你做个伴。”
因每个人手上都有分工,各有各的工作安排,所以贺兰山还是安排李裘留下来陪沈青城。
在进入一百窟时,沈青城所有的思绪都回来了。这个石窟,他一点也不陌生。曾经他就在这里夜以继日的和匠人们,凿洞刻佛。
“青城,之前你说这石窟里的壁画都是你亲手画的?这个顶子这么高,当时你是怎么办到的?”李裘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必竟成拱形的顶子离地面还有个二三米远。
沈青城笑了笑,“傻啊,用鲁班梯啊。听没听说过一句话,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这梯就是鲁班梯。”
李裘听的很是惊奇,他之前一直以为鲁班梯只是后人杜撰出来的产物。
“青城,快说说看,这鲁班梯是什么样子,你能不能帮我画出来一下,你别说我对这个还是感兴趣。”李裘眼里的热切,让沈青城摇了摇头,他看了看时间还早,便索性给李裘画起了鲁班梯。
沈青城不仅画鲁班梯,他还向李裘讲了鲁班梯的典故。
“鲁班梯又叫云梯,相传是春秋时的鲁班所发明的,不过我所知道的是早在春秋之前的夏商就有了这种云梯,不过当时人们把经叫做钩援。春秋战国时期,鲁班在钩援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因云梯可以沿墙壁自由地上下移动,不再需人抬肩扛,所以我们在凿洞刻佛的时候,就用的鲁班梯来完成高处的雕画工作。”
李裘满脸羡慕的看向沈青城,“你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啊,我真是没有想到鲁班梯真的不是传说,还被你们巧用在了凿洞刻佛上面了。”
沈青城有些惭愧,眸里也有些遗憾。“其实这些都是前人的智慧,当时的我只是运用了前人的工具,完成了我凿洞刻佛的任务。只可惜,还是工期太长,等我们凿洞刻佛完毕的时候,这里已几易君主。”
毕竟南北朝正是各方势力割据乱象丛生时期,要不然后世也不会有人作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青城,你们当时建这里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匠人,像你这样的雕刻师又有多少人?”李裘实在是按捺不住心里的问号,他想向沈青城问个清楚。
必竟现在沈青城跟普通人可不一般,沈青城就是一本活历史,他是真正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人。相较于传说,他现在更信沈青城真实的描述。
在李裘问到有多少人时,沈青城的记忆是灰色的,他徐徐的向李裘道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