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铁骑,城中之人,插翅难飞,你等切勿要出逃,出逃必亡,且请处置内事,恐防内乱,我大元本只欲得山东、两河之地,别无他事,乃贵朝撕毁前约,我朝皇帝才亲率大军南下问责……”
谢克家将他探听来的消息报告给赵桓后,赵桓的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江鸿飞没有南下攻宋的意思,他干嘛要去挑衅江鸿飞?
赵桓心想:“皆大臣误朕也!”
张叔夜有不同意见,他说:“这吴用口中皆虚言,不可信也,为今之计,当集中兵力杀出城去。”
如今,赵桓已经彻底下定决心,不顾一切、不择手段议和,因此,像张叔夜这种主战派所说的话,赵桓哪还能听得进去?
见赵桓对他爱搭不惜理的,张叔夜长长一叹,只能将嘴闭上,落寞地坐在角落里。
接着,吕好问说:“只要山东、两河乃大元皇帝之前所想,今都城已破,难保大元皇帝不心生贪婪。”
赵桓深以为然。
赵桓将他自己和江鸿飞易位一想,如果是他打进元大都,他一定会借此机会消灭大元帝国,到那时,大元帝国就会彻底并入赵宋王朝的版图,还用江鸿飞给他,他想要什么,自己拿就好了。
赵桓心说:“江衍非成大事之人,如此妇人之仁,如何当得千古一帝?若教朕过了此关,朕必学勾践,卧薪尝胆,报此奇耻大辱!”
当然,这些事,现在赵桓也就能想想,当务之急,还是如何让江鸿飞放他和赵宋王朝一马?
让赵桓去见江鸿飞,赵桓根本不敢,因此赵桓绝口不提去见江鸿飞一事。
一众宋臣见此,只能说:“不如教亲王及宰相代陛下前去议和?”
赵桓当即就表示:“大善!”,然后点济王赵栩和宰相何栗的名,让他们当请命使,立即前去青城,跟江鸿飞求和。
何栗听言,脸色瞬间惨白,他连忙推辞:“臣性格颇刚,恐难当此大任!”
赵桓的脸立时就沉了下去,他道:“值此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卿不可推辞。”
不想,何栗还是不想去,他说:“臣生死事小,误国事大。”
见何栗如此没有担当,梅执礼站出来指责何栗道:“汝辈好战、无能、误事,致我大宋社稷倾危,万死不足塞责!安敢推诿救国重任?!”
何栗羞愧不已,只好答应前去青城面见江鸿飞求和。
其实,事已至此,何栗真不知道,赵宋王朝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能让江鸿飞放过赵宋王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